云上订货

订货系统 供应链解决方案
立即体验
首页 / 我们 / 新闻资讯 / 详情
云上订货 | 供应链金融业务4类主导模式分析及金融风险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数字化、互联网化发展的趋势背景下,企业间竞争已由个体竞争上升到供应链竞争,甚至是产业链竞争,而共建产业生态的认知已获得了各个国家高度认同。我国甚至提出了打造全球供应链“第一梯队”的目标,其中在众多政策利好中,以金融为重要抓手,这也是中国发展供应链,推动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的中坚力量。

 

供应链金融的高速发展,对于国家一方面既是产业链发展最强动力,同时也是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最佳方式。以美国为例,美国在工业领域发展的背后就是注重金融力量的发展,目前供应链金融已从银行主导逐渐发展到产业核心企业主导阶段。反观中国,无论是在产业链改革的需求,还是在金融科技创新的发展,其规模潜力都将远大于美国。

 

伴随我国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入,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金融一块的短板凸显,无不说明我国供应链金融拥有广阔前景。而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不仅仅体现在企业融资,更重要的是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产生协同发展效应,增强产业整体实力,而这些都将会是在供应链发展成熟后的衍生产物。

 

众所周知,未来产业供应链发展必须实现四流合一,即: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而供应链金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

 

供应链金融通过核心企业的资金、资源优势,解决产业链上中小企业“资金流”问题,增强企业发展核心动能。其次,这种跨界融合和协同发展服务模式,重塑了市场经济血脉和神经,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商流”、“物流”以及信息流,实现了产品从设计到生产、以及销售服务的全过程高效协同生态。

以产业链管理服务、现代金融创新为依托,打造出具有现代化市场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体系,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任务。

 

供应链金融之所以兴起如此迅速,是因为其能快速有效地解决传统供应链中融资问题。在传统产业链中,上下游中小型企业常常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贷款困难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其在增强扩宽市场能力道路上的强大阻碍。而核心集团企业在资源市场、资金品牌方面拥有着巨大优势,为中小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有利于产业链协同发展,共同进步。

 

从去年开始,各大行业巨头就开始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着手布局,例如:阿里的“码商成长计划”、腾讯旗下微众银行打造金融产品“微业贷”,建设银行建成适应小微金融场景的“小微快贷”产品体系,而这些无不说明着供应链金融领域或将成为各企业未来重点布局对象。

 

当前,金融科技包含AI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五项重要技术。其赋能要点如下:

 

首先,云计算作为基础,可以大幅度降低各市场主体的数据化运营成本,方便平台数据整合,这也是大数据技术的前提条件。

 

其次,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中,大数据技术是关键。基于大数据分析核心企业的资质,评估其能力,有利于提高放款融资的速度,以达到供应链体系内的风险平衡。

 

第三,物联网技术作为大数据的有利补充。通过传感、导航、定位等技术在仓储和货运环节来控制交易过程,提高终端交易的真实性通过物联网平台,打通资金融通、资源需求,实现现代物流与现在信息系统的高度融合,形成信息共享。

 

第四,AI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未来未来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可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层分析,并加载传感器等物联网进一步丰富动态数据,定期自动更新客户画像,主动给优质客户提升授信额度。

 

第五,区块链技术的深度嵌入。供应链金融需要多方合作,数据也来源于多方面,可以利用区块链来搭建场景。利用区块链具有分布式存储、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身份安全等特征,创造信任环境。

 

供应链金融模式

 

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围绕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适用面较为宽泛,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业务。这也使得供应链金融业务涉及的参与者较多,核心企业、供应商、分销商、物流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或银行。

 

以核心企业为主导

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最为常见,通常为重资产行业企业,依托自身对产业链上下游较强的控制力度,例如汽车、重工机械,采用“M+1+N”模式。金融机构出于对核心企业资信的认可向供应链上下游提供资金支持。

 

以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商为主导

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以第三方供应链服务为主导的模式也逐渐发展成熟。一般称其为“一站式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整合供应链中的信息流,为企业提供包括通过、结汇、物流、退税、资金融通等业务。这种模式下,对信用风险的控制主要依赖于供应链服务商的业务整合能力以及资信能力,怡亚通就是该模式的代表。

 

以电商平台为主导

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是一个新趋势,例如,蚂蚁金服/支付宝主要是利用阿里生态圈中完善的电商销售、物流服务信息,成为一个现金流闭环的体系。能够实现监督其交易背景的真实性,资金流向的确定性、实现操作的封闭性以及资金的自偿性。这种模式下,没有核心企业,也没有货物的质押过程。资金方依据中小微企业的在阿里网络的采购体系、资金流体系综合分析,提供资金服务,这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基于供应链体系拓展的金融服务。着重点在于电商平台的采购、运输、销售、资金体系是否具有完整性。

 

以银行为主导

在以商业银行主导模式中,银行着眼于中小企业的真实贸易,根据预付账款、存款、应收账款等动产拓展金融服务业务模式。核心企业以自身良好的信用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在核心企业的配合下,商业银行承担融资审核和发放贷款等职责。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商业银行具有体量大、稳定的资金源,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同时,商业银行拥有众多金融专业性人才,确保金融服务可靠性;最后,商业银行具有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对风险的把控能力强。商业银行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也具有局限性。首先,商业银行立足于制定的标准化金融产品,审批流程较长,产品创新缓慢,难以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个性化融资需求。其次,商业银行以金融服务进入供应链,本身缺少对供应链的掌控力,对于数据获取相对被动,并没有成为供应链的核心部分。

 

供应链金融服务对象集中在哪些行业?

 

随着各类主体的摸索实践,供应链金融的垂直化趋势愈发明显,供应链金融的垂直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产融结合的深度与广度。我国供应链金融服务对象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力设备、汽车、化工、煤炭、钢铁、医药、有色金属业等应收账款累计较高的行业。但从调查结果显示,未来供应链金融将作为加速企业活力的重要保障因素,在更为广泛的垂直领域深耕细作,在更多的商业场景得到应用。

 

据调研数据显示,涉足物流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公司相对数量较多,第二位则是大宗商品,包括钢铁,有色及农产品等,第三位是零售业,第四、第五是汽车及电器行业。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部分行业的供应链融资潜在需求尚未被挖掘,某些垂直领域可能存在较大机会。其中包括:物流业、零售业、餐饮业、农业、化工业等等。以下是对这些潜力行业的供应链金融市场优势分析。

 

物流行业

在物流运输企业向货主承运货物时,需要向货主缴纳保证金,而即使是信用好的货主,其支付结算也有60-90天账期;而对个体承运方或运输车队,一般都要先付部分运费,等运输完成,凭回单完成剩余部分的支付。巨额的运输费用和较长的资金周期使物流企业面临运营资金短缺,这些60-90天高质量的应收账款为供应链金融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零售业

对于零售行业,专业市场最为受益,因为专业市场掌握着大量商户资源。一方面,因为互联网对线下零售业的冲击以及实体经济的疲软,商户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除了少数商户可以通过银行获得贷款,大部分商户只能通过小贷公司、民间融资来筹集资金,而供应链金融则立足于产融结合,为小B类商户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餐饮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市场有250万家餐饮企业,420万家餐饮门店,1100万家食品分销商,整个餐饮行业有3万亿营收,其中1万亿用于食材采购。餐饮行业的供应链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餐饮业的供应链具有环节多、供应链运作波动大、效率低的特点。大量餐饮类中小企业/个体户资金链紧张。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无法满足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类似筷来财等一些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利用先进的风控模型和强大的数据系统对金融风险进行控制,进而满足餐饮类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农业

供应链金融正在成为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方向,这种趋势主要在畜禽养殖产业链,在饲料企业居于产业链的强势地位。而养殖业资金回笼需要较长时间,资金压力大,一些上游龙头企业利用供应链金融满足下游养殖业客户的资金需求,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自身主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的关键在于风险控制,专业市场掌握商户的经营信息,并且具有商铺租金、承租权费等抵押手段,能更有效地控制风险。因此,专业市场发展供应链金融有其内在的优势。

 

化工行业

塑料行业是最适合做供应链金融的化工品种,因为其具有1.6-1.8万亿级的市场空间,产品具备易运输、易储存的特点,市场交易活跃,下游分散且多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利润空间薄,融资需求大。而塑料行业B2B平台在产业发展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些B2B平台也已初具规模。例如阿里1688、聪慧网等。

 

供应链金融有哪些风险

 

核心企业信用风险

在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掌握了供应链的核心价值,担当了整合供应链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关键角色,商业银行正是基于核心企业的综合实力、信用增级及其对供应链的整体管理程度,而对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授信业务,因此,核心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决定了上下游企业的生存状况和交易质量。一旦核心企业信用出现问题,必然会随着供应链条扩散到上下游企业,影响到供应链金融的整体安全。

 

上下游企业信用风险

虽然供应链金融通过引用多重信用技术降低了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和信贷的风险,通过设计机理弱化了上下游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但作为直接承贷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经营透明度差、财务报表缺乏可信度、守信约束力不强等现实问题仍然难以解决。同时,在供应链背景下,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不仅受自身风险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供应链整体运营绩效、上下游企业合作状况、业务交易情况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出现信用风险。

 

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

在供应链融资中,商业银行是以实体经济中供应链上交易方的真实交易关系为基础,利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为质押/抵押,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一旦交易背景的真实性不存在,出现伪造贸易合同、或融资对应的应收账款的存在性/合法性出现问题、或质押物权属/质量有瑕疵、或买卖双方虚构交易恶意套取银行资金等情况出现,银行在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情况下盲目给予借款人授信,就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物流监管方风险

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为发挥监管方在物流方面的规模优势和专业优势,降低质押贷款成本,银行将质物监管外包给物流企业,由其代为实施对货权的监督。但此项业务外包后,银行可能会减少对质押物所有权信息、质量信息、交易信息动态了解的激励,并由此引入了物流监管方的风险。

 

由于信息不对称,物流监管方会出于自身利益追逐而做出损害银行利益的行为,或者由于自身经营不当、不尽责等致使银行质物损失。如个别企业串通物流仓储公司有关人员出具无实物的仓单或入库凭证向银行骗贷,或者伪造出入库登记单,在未经银行同意情况下,擅自提取处置质物,或者无法严格按照操作规则要求尽职履行监管职责导致货物质量不符或货值缺失。


抵质押资产风险

抵质押资产作为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对应贷款的第一还款源,其资产状况直接影响到银行信贷回收的成本和企业的偿还意愿。一方面,抵质押资产是受信人如出现违约时银行弥补损失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抵质押资产的价值也影响着受信人的还款意愿,当抵质押资产的价值低于其信贷敞口时,受信人的违约动机将增大。

 

值得指出的是在对企业进行评估的过程中,企业主个体的生活行为和要素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这是因为中小企业主的个体行为往往对整个企业的运营产生直接影响,也决定了供应链金融中的潜在风险。

 

 

5e96a4cb-3f68-450e-9a66-556eac10006b.png